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e-mail:vegegraphy@ibcas.ac.cn 邮编:100093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24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植被志》编研”项目推进会会议纪要
时间:2020年5月28日9:00-16:00
地点:腾讯会议室(ID:179821886)
主持:谢宗强(项目负责人)、王国宏(《中国植被志》编研办公室主任)
出席:方精云(项目专家)、项目专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约40人。
记录:蒋延玲
会议内容:
1. 工作进展汇报
25位专题/专著负责人对植被志编研工作进展及后期工作计划做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项目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
2. 专家点评
《中国植被志》主编、项目专家方精云院士对各专题的工作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植被志编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1)植被志研编的规范性:每册志书都必须严格按照编研规范进行编写,志书的内容、体例和规范都要一致,特别在同一个大类中(如所有的森林植被)要保持高度一致。
(2)数据汇交的重要性:植被数据(包括样方数据、照片、标本、文献等)对于植被志编研以及其它学科(如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建立完善的植被综合数据库,将来还要出版电子志书,数据的质量决定了植被志的准确性。数据提交和汇总后,可以通过数据再分析对编著结果进行检验。文献数据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供有用的资料,也可以确定我们研究工作的经纬。目前有关文献数据的提交比较薄弱,要尽快补齐。
(3)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植被志编研团队,每一位成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鼓励个人自由探索,但志书编写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识,全国一盘棋。相关负责人要组织好整个团队,工作协调一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4)成果共享:样方数据的调查是极其繁重的野外工作,植被志系列丛书成果中要充分体现出样方提供者的贡献。
(5)质量控制:要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数据质量、书稿质量进行审核把关,严控质量,宁缺勿滥。
3. 项目推进计划
针对方精云院士提出的5点要求,以及项目在数据汇交、志书编写及经费执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会议决定采取以下落实和推进方案:
(1)加速数据整理与汇交
各专题全部数据汇交时间不晚于今年8月底;今年新调查的数据汇交不晚于11月底。汇交的数据中,必须包含文献数据。
(2)加强数据和志书质量检查
截至目前,项目办公室已经组织专家对样方等数据进行了两轮质量审核,成效显著,第三轮提交的数据质量明显提升。最后一轮数据审核即将开始。
书稿质量审核尚未进行,要尽快落实。具体措施包括:要求各卷册负责人在6月15日前提交完整的一章志书内容,由办公室进行内容和形式审查,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视工作进度,要求各卷册在8月31日和10月31日前提交初稿,正式启动植被志审稿程序(初步方案已拟定)。
(3)制订项目成果共享方案
由植被志编研办公室提出数据分享和成果共享的初步方案,经项目专家组审议后执行。
(4)加强项目验收管理
初步计划于9月份召开第二次项目推进和预验收会议。
(5)加强项目经费管理
本项目经费将按照“国科发资 [2019] 45号”文件中的资金管理规定进行验收。要求各参加单位的经费预算执行率必须达到95%以上,预算经费的内部调整必须符合该文件规定并完善经费调整备案和审批手续。为掌握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求各专题在6月15日前提交经本单位财务系统打印的原始明细帐,由项目办邀请专家进行审核并提出经费执行和调整建议。